医院动态  /  HOSPITAL DYNAMICS

五院护理部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

2017-08-15

(一)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  1.遇各种突发性的事件、大抢救、特殊病例,需要临时调配护士时,全院在岗护士要服从统一安排。  2.凡遇到以上情况,科室护士长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进行人员调配。  3.节假日及非正常上班时间,通知值班护士长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进行人员调配。  4.各科护士长安排一名备班护士,全院护理人员公开手机号码,并24小时开机。随时调配应急情况。  5.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第

  (一)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

  1.遇各种突发性的事件、大抢救、特殊病例,需要临时调配护士时,全院在岗护士要服从统一安排。

  2.凡遇到以上情况,科室护士长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进行人员调配。

  3.节假日及非正常上班时间,通知值班护士长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进行人员调配。

  4.各科护士长安排一名备班护士,全院护理人员公开手机号码,并24小时开机。随时调配应急情况。

  5.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第一梯队为在岗护士、护士长。第二梯队为非在岗的护理人员。

  (二)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应急程序

  1.立即通知值班医师。

  2.立即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4.必要时通知患者家属。

  5.某些重大抢救及时通知总值班、护士长等。

  (三)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程序

  1.发现后立即抢救,同时通知值班医生、护士长。夜间通知总值班,必要时逐级通知上级领导。

  ①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②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的环境发生猝死,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采取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2.通知家属。

  3.向院总值班或医务处汇报抢救情况及抢救结果。

  4.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5.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保护。

  (四)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

  1.发现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

  2.通知医师。

  3.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包括收回锐利的物品,锁好门窗、防止意外。

  4.通知患者家属,要求24小时陪护,不得离开患者。

  5.详细交接班,同时多关心患者,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五)患者自杀后的应急程序

  1.发现患者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药品与医生一同奔赴现场。

  2.判断患者是否有抢救的可能,如果有应立即开始抢救工作。

  3.如果抢救无效,应保护现场(病房内及病房外现场)。

  4.通知总值班,服从领导安排。

  5.通知家属。

  6.配合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7.做好各种纪录。

  8.保证病室常规工作的进行及其他患者的治疗工作。

  (六)患者发生精神症状时的应急程序

  1.立即通知医生及病房护士长。夜间通知院部总值班。

  2.同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以免患者自伤或伤及他人。

  3.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家属。

  4.24小时设专人陪护。

  5.如果患者出现过激行为,应立即通知保卫科,协助处理,并考虑对患者采取躯体约束,以防发生意外。

  6.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七)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程序

  1.护理人员应首先寻找躁动原因,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注意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3.在监护病房的患者,要有专人看护,给予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防止患者误伤及自伤。

  4.对麻醉恢复期出现躁动的患者,与家属进行沟通,以减轻他们的紧张心理,取得合作。

  5.病情逐渐加重引起的躁动患者,护理人员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控制病情。

  6.昏迷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出现的躁动,经常呼唤患者,了解意识恢复程度。

  7.对患者加强生活护理工作,增加患者舒适感,减少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刺激。

  8.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音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9.如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或有异常者,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加用床挡,按时巡视患者,以免躁动时患者发生坠床。

  10.护理人员对于躁动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以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同时要经常观察被约束患者的肢体颜色。

  (八)患者坠床/摔倒时的应急程序

  1.患者不慎坠床/摔倒,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

  2.初步判断患者的情况,如测量血压、判断患者意识、查看有无外伤等。

  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 病情允许时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

  床上。

  4.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时治疗。

  5.向上级领导汇报(夜间通知院总值班)。

  6.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7.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8.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九)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程序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

  2. 报告医生及护士长,并遵医嘱给药。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验。

  3. 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7.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十)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1.应立即撤除所需液体,重心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和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送药剂科检查 。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十一)患者发生用错药时的应急程序

  1.一旦发生患者用错药时,立即停止所给药。

  2.报告主管医生,并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通知科主任、护士长,上报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

  3.作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4.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有关程序对药物进行封存。

  (十二)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程序

  1.患者一旦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时,立即停止所给药。护士立即报告主管医生、科主任、护士长及药剂科。

  2.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必要时请药剂科专职药师到科室指导处理。

  3.作好护理记录。

  4.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必要时医患双方封存药物。

  5.必要时报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

  (十三)患者发生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

  1.发现输液器内出现气体或患者出现空气栓塞症状时,立即停止空气输入体内,更换输液器或排空输液器内残余空气。

  2.通知主管医生及病房护士长。

  3.将患者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及药物治疗。

  5.病情危重时,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6.认真记录护理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

  (十四)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时应急程序

  1.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注入,可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物,然后拔除针头。

  2.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后要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

  3.用0.4%普鲁卡因(2%普鲁卡因1ml+生理盐水ml配制)局部封闭,既可以稀释外渗的药液和组织药液的扩散,又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封闭液的量可根据需要配置。

  4.外渗24小时内可用冰袋局部冷敷,冷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液向周围组织扩散。

  5.避免患处局部受压,外涂还普林,外渗局部肿胀严重的可用50%硫酸镁湿敷并与海普林交换使用。

  6.加强交班,密切观察局部变化。

  (十五)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程序

  1.发现患者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调至最低。

  2.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

  3.将患者安置为端座位,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4.加压吸氧,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同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5.遵医嘱给予镇静、扩血管和强心药物。

  6.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止血带,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

  7.认真记录患者的抢救过程。

  8.患者病情平稳后,加强巡视,重点交接班。

  (十六)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程序

  1.当发现患者发生误吸时,立即使患者采取俯卧位,头低脚高,叩拍背部,及时

  清理口腔内痰液、呕吐物,取出活动假牙等,并通知医生。

  2.备好抢救车。

  3.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如出现窒息(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呼吸频率、深度异常)时,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包括吸引气管内误吸物、高浓度吸氧6-8升/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

  4.抢救成功后,患者应禁食。

  5.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护理记录。-

  (十七)病房发现传染病患者时的应急程序

  1.发现甲类或乙类传染病患者,在第一时间内通知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医务

  处、护理部、院感染办公室等)。

  2.根据传染源的性质,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保护同病室的患者。

  4.患者应用的物品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

  5.患者出院、转出后,应严格按传染源性质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十八)病房发现确诊或疑似SARS 患者时的应急程序

  1.病房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SARS 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立即报告医务处及护理部并在医务处的统一协调下开展一切工作。

  3.在SARS 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患者救治、消毒隔离、防护等工作。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严格监控医务人员的防护情况,及时向医院领导、有关科室及部门通报疫情。

  5.备好足够的防护与消毒用品,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

  6.患者转出后,病房应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十九)职业暴露处理应急预案

  1.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并报告科室护士长。

  2.局部处理程序:

  (1)用肥皂水(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洁沾污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流动水冲洗。

  (3)受伤部位伤口应用0.5%碘伏后75%酒精消毒,必要时进行伤口包扎。

  3.必要时注射相关疫苗。

  4.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并向院感染科及相关科室报告。

  5.抽血检测跟踪观察。

  (二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

  1.反应快捷的组织指挥系统: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负责抢救的组织、指挥工作。

  2.技术全面的急救力量:调动全院经验丰富、知识全面、操作熟练的护士组成。

  3.畅通无阻的通讯系统:迅速建立应急通道,将信息反馈给院部、各病区护士长。保持通讯畅通,接到急救通知后迅速通知相关人员到位。

  4.分工明确的抢救治疗小组:将调配护士(各科室的护理骨干)组成分诊、运送、监护及手术小组等,各科专业人员人才相互搭配。

  5.性能良好的急救器材:调配全院各病区性能良好的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吸引器等各种抢救应急工作中所需的急抢救仪器和医疗用品。

  6.有求必应的保障系统:迅速向院领导、科主任反馈,寻求应急保障系统,包括药剂科、器械科、供应室等;做好水电、保安、维修等后勤保障系统。

  7.及时向医院领导反馈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各项工作,以保证病人得到最好的生命支持。

  (二十一)呼吸机发生故障后的处理

  1.立即使用床边备用的简易呼吸器。

  2.及时汇报医生,准确反馈病情。

  3.检查呼吸机性能,通知设备科进行抢修。

  4.必要时向科室领导、护理部汇报。

  5.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病人的床边必须配备一只性能完好的简易呼吸器和面罩,以及与气管导管、气管套管(一次性、金属)相匹配的各种接头,并与氧气管道相连,一旦导管、套管意外脱落,可立即给予面罩加压辅助呼吸。

  6.急救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囊应安装完善,性能完好,随时应急。

  (二十二)中心供氧、吸引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

  1.管道用氧、吸引突然中断或异常,立即启用备用氧气筒、吸引器,必要时向兄弟科室请求支援。

  2.立即通知总值班,设备科进行维修。

  3.安慰病人。

  4.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缺氧症状和呼吸道分泌物情况。

  (二十三)洗胃过程中洗胃机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

  1.应先关闭洗胃机,分离胃管,流出胃内容物,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与

  安慰工作。

  2.将备用洗胃机,立即推至患者床旁,连接胃管继续洗胃。

  3.若备用洗胃机也在应用,立即用量筒或50 ml空针进行灌洗,直至洗胃液

  澄清无味。

  4.立即通知维修组,维修洗胃机。

  (二十四)停电

  1.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电筒、蜡烛等,如有抢救患者,需找替代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寻找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

  3.通过电话与电工联系,查询停电的原因。

  4.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二十五)停水

  1.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准备。

  (1)告诉患者停水的时间。

  (2)给患者备好生活用水和饮用水。

  2.突然停水,白天与总务科联系,汇报情况,查询原因。夜间与总值班联系,汇报查询原因。

  (二十六)泛水

  1.立即寻找泛水的原因,如能自行解决应立即解决。

  2.如不能自行解决,立即找总务科,夜间找总值班。

  3.协助总务科的人员将水扫净。

  4.告诫患者,切不可涉足泛水区域或潮湿处,防止跌倒。

  (二十七)火灾

  1.立即报告保卫科、院总值班。

  2.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

  3.发现火情无法扑救,应马上拨打“119”报警,并告知火灾的准确方法。

  4.关好临近房间的门窗,减少火势扩散速度。

  5.将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

  6.尽可能撤出易燃易爆物品并抢救贵重仪器设备及科技资料。

  7.撤离时使用安全通道,切勿乘电梯,防止因断电致撤离不成功。

  (二十八)地震

  1.发生强烈地震时,需将患者撤离病房,疏散至空地广场。

  2.事件发生后,要注意维持秩序,防止因混乱而影响撤离。

  3.要注意防止有人趁火打劫。

  (二十九)失窃

  1.发现失窃,保护现场。

  2.电话通知保卫科来现场处理,夜间通知总值班。

  (三十)遇暴徒

  1.首先保护患者及公物。

  2.设法报告保卫科,夜间通知总值班。

  3.坏人逃走时注意其走向,为保卫科提供线索。

  (三十一)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

  1.一旦发现患者私自外出,要立即报告护士长,通知主管医生。

  2.通知总值班。

  3.通过患者所留下的通讯方式,与家属取得联系,共同寻找。

  4.患者确属外出不归,需两人共同清理患者物品,贵重物品由两人清点后共同保管。

  (三十二)紧急封存患者病历及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

  【封存患者病历前的应急预案】

  1、当出现纠纷和医疗争议,患者及家属要求封存病历时,病房要保管好病历,以免丢失。

  2、及时准确将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记录。

  3、备齐所有有关患者的病历资料。

  4、迅速与科领导、医务处(晚间及节假日与院总值班)联系。

  【关于封存患者病历的应急预案】

  1.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患者本人及其代理人,提出封存病历申请。

  2.科室向医务处(夜间向总值班)报告。

  3.医务处或总值班与患者或近亲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患者的主观部分的复印

  件。

  4.主观病历为:死亡病历讨论记录、疑难病历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

  5.封存的病历由医务处保管,晚间及节假日由院总值班保管,次日或节假日后移交医务处。

  6. 如为抢救患者,病历应在抢救结束后6 h内据实补齐。

  【关于封存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

  1.患者在医院期间进行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治疗时,发生不良后果,要当场将标本保存,注明使用日期、时间、药物名称、给药途径。

  2.疑似由于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的不良后果时,科室应向医务处(夜间向总值班)报告。同时由护士长报告护理部。

  3.科室医务人员、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需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

  4.封存标本需在封口处加盖科室图章,同时注明封存日期和时间。

  5.封存标本由医务处保管,晚间及节假日由院总值班保管,次日或节假日后移交医务处。

  6.需要进行检验的标本,应当到由医患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7.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检验机构时,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8.对封存标本进行启封时,应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

  9.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科室要对血液立即进行封存保留,并向医务处汇报,同

  时通知医院血库,由院方与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