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HEALT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夏季如何进行养生保健


发布时间:

2018-08-15

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引起中暑,我们如何进行养生保健。第一是水,天热大量出汗,导致人体水分大量丢失,及时补充水分十分重要,特别是户外工作者,更应该提前和随时补充水分,最好饮用白开水,汗多者可在水中加少些盐,除了白开水,茶水、饮料、蔬菜汤等都是补充水分的途径,但要注意以清淡为主——茶以淡茶为好,蔬菜汤忌过咸,果汁饮料不能过浓,饮料不宜多吃,水温以常用温为宜,冰镇饮料虽然可口,但易引起胃肠痉挛,不宜多饮。

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引起中暑,我们如何进行养生保健。

第一是水,天热大量出汗,导致人体水分大量丢失,及时补充水分十分重要,特别是户外工作者,更应该提前和随时补充水分,最好饮用白开水,汗多者可在水中加少些盐,除了白开水,茶水、饮料、蔬菜汤等都是补充水分的途径,但要注意以清淡为主——茶以淡茶为好,蔬菜汤忌过咸,果汁饮料不能过浓,饮料不宜多吃,水温以常用温为宜,冰镇饮料虽然可口,但易引起胃肠痉挛,不宜多饮。总之夏天要多饮水,不能等到口渴才喝水。

第二是生姜。有人要问生姜不是热性食物吗,吃了生姜会出汗,夏天能吃吗?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确实是夏季非常好保健品。当然吃生姜也有讲究, 不是一天到晚吃,也不是吃得多越多越好。生姜最好是早上吃,将五六片生姜切碎,到入一碗开水,稍等片刻后饮用生姜茶,夏天大家生冷的食物吃得多,空调、电扇用得多,尤其是一夜过来,免不了受到寒湿的侵袭,早上少量吃一点生姜,排排寒湿,更重要的是恢复和促进排汗功能,出汗是人体夏季应对暑热最主要的生理机能,出汗可以散热降温,可以排出代谢废物,所以夏天有汗好,无汗才可怕。

第三是绿豆,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绿豆是中药里重要的解毒之品,对多种有毒物质中毒(如农药、铅中毒)都有解毒作用。当然 我们常用绿豆解暑热之毒。绿豆性寒,清解暑热,尤其是户外活动后饮一碗绿豆汤是非常有利的。传统中医认为用于解暑的绿豆汤,煎煮时间不宜过长,淘洗干净浸胖后的绿豆只要烧开一二分钟就可以了,这样的绿豆汤冷却后颜色是碧绿的,清热的效果最好, 绿豆还可与百合、甘草等食物和药物搭配,口感和疗效更好 。但其性寒,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少用。

第四是西瓜皮,也叫西瓜翠衣,西瓜皮是夏天唾手可得的食物,它除了有清暑的作用外,还有很好的利尿功效,尿液是我们排泄代谢废物的重要途径,夏天尿液偏少而色深,这时多吃一点西瓜皮,可以增加尿液的排泄,有助于代谢废物的排泄。西瓜皮可以凉拌着吃,也可以炒着吃,当然用于解暑我们还是推荐煮汤喝。

现在正是梅雨季节,潮湿的梅雨天气容易导致人脾虚湿阻,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嗜睡,舌苔白腻等症状,俗话叫“蛀夏”,可以吃茯苓、薏仁粥,将茯苓30——50克装入干净的布袋,加水1000毫升煎煮20分钟,再用煎好的茯苓水煮薏仁就可以了。

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病症可以进行穴位帖敷疗法,第五人民医院针灸科于7月17日初伏起开展穴位帖敷疗法,初伏(7月17日——7月26日)、中伏(7月27日——8月15)日、末伏(8月16日——8月25)各帖敷一次,连续帖敷三年为一疗程,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养生先养心,夏天五行中属火,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要注意养心,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适。盛夏酷暑难耐,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因此首先做到神清气和,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暴怒,大喜大悲,心静人自凉,以免心火内生。

夏季不适宜进补,天热人体出汗外泄,服用补品不易吸收,补品最好在冬天服用。

  我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在第五人民医院中医馆上班,欢迎咨询,咨询电话13962890561。谢谢收听。

(第五人民医院  沈辉)